前言:“鱼菜共生”作为一种形象的种养模式,在这里的“鱼”并非指的 就是鱼,它可以是螃蟹、虾等其他的水产品。在这里“菜”来讲,并不缺取决于菜,而是菜的种植方式。在鱼菜共生的系统中“菜”的种植模式以水培或雾培方式进行,并且蔬菜共生系统是一套全新的生态持续发展农业技术,是将水产养殖与蔬菜种植两种不同的技术进行结合起来,达到一个相互生存的目的。在整个系统运行中可以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特点,形成一个微型的生态圈。
▲ 现实中鱼菜共生系统
鱼菜共生系统的介绍
对于鱼菜共生系统,在一般人看来就是鱼(水产)与蔬菜一起进行的,这样的说法也只是表象的理解而已。在实际当中鱼菜共生系统是一项非常严谨的系统,简单点讲鱼菜共生系统分为三个区域水产养殖区域、蔬菜种植区域和过滤区域,不过鱼菜共生系统的核心就是过滤区域,它主要包含循环过滤增氧系统、微生物硝化系统、蔬菜种植系统 。在这个三种核心的技术支持下,才能实现系统的零排放、生态循环的高效性,保证整体系统的稳定运行,从而实现鱼菜共生系统的生态发展的循环模式。
⑴循环过滤增氧系统
①系统结构介绍
循环过滤增氧系统主要包含循环泵、微生物过滤反应器、发酵分解过滤袋、零耗能混氧器、加温造浪混氧器和硝化种植槽及水产品(如鱼肥、虾壳)收纳器等设备和结构单元构成,实现对虾粪残饵的收集、有压厌氧发酵、亚盐氨氮硝化分解、植物根系吸收和养殖池造浪增氧的效果,完成对养殖水体的循环过滤增氧功能。
▲ 鱼菜共生系统原理
②系统运行过程
在水循环中,把水中的剩余鱼食、粪便等过滤收集在反应器中,并经过有压厌氧的微生物发酵。在发酵后会有氮氨等元素的形成,在进入到硝化菌区进行分解,转化成可以作物植物吸收的成分。
⑵硝化种植系统
①系统基本结构
在整个消化种植系统包括种植管、硝化球、发酵分解过滤袋等设备和结构单元构成,实现对于大分子有机物的收集、发酵、分解硝化和植物吸收的作用。
▲ 硝化种植系统原理
②硝化种植系统运行
在上面的图中,大体可以看出来分为种植区和消化分解区。整个系统的运作是有养殖区域的水进行循环泵,循环到这里,经过一些的过滤、发酵等过程,逐渐把水产的中物质转变成作物生长需要的肥料,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在实际的运行当中还是需要很强的技术要求的,这些是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用普通的语言进行的描述。
▲ 鱼与菜共存形式
⑶蔬菜种植系统
这里就是属于“菜”种植的核心区域,在上面也简单说过一下。在鱼菜共生系统中,菜的种植就是采用就是水培、雾培以及基质培,在这里的基质培只能选用岩棉基质。对于水培与雾培来讲,它营养成分主要是来源养殖中鱼的粪便进行一系列的发酵,形成作物生长需要的肥料。这个与传统的无土栽培基本类似,经过植物吸收后,还会流入到养殖区域,不过经过种植设施的水需要经过过滤处理,才能再次流入到养殖区域中。
鱼菜共生系统中“鱼”与“菜”关系
在上述的文字中主要介绍的鱼菜共生的系统运行原理,对于这个朋友说到在鱼菜共生系统中,种植什么菜最为合适?这一点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没有明确的答案。说的简单点就是鱼给蔬菜养分,而蔬菜进行一些氮的吸收,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而对于整个鱼菜系统中种植菜的模式上来讲,就是无土栽培的的模式。所以说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蔬菜都可以在鱼菜共生系统中进行种植。
⑴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成功养殖的水产品
在整个鱼菜共生系统中已经成功养殖过的有罗非鱼、鲤鱼、鲫鱼、草鱼、宝石鲈鱼、池塘淤泥、加州鲈鱼、澳洲淡水石斑鱼等,而观赏鱼可以喂养锦鲤、斗鱼、金鱼等。另外还在去年进行的螃蟹、南美对虾进行了鱼菜共生养殖。
▲ 鱼,是上图蓝色大桶中的鱼
⑵在鱼菜共生系统的中种植过的蔬菜
在前面我也大概的介绍了一些,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蔬菜都可以在鱼菜共生系统中进行,在选择上需要区分一些鱼的品种,但其中大部分都可以直接进行种植的。虽然纯粹的无土栽培系统与鱼菜共生系统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其中的核心就是鱼菜共生系统的营养供给不同于传统无土栽培的营养液,而种植设施是可以进行通用的。在选择蔬菜的品种来看就有很多,主要有种植经历的:生菜、木耳菜、油菜、菠菜小白菜、油麦菜、西红柿、黄瓜、茄子、草莓、西瓜、平菇、香菇、木耳、猴头菇等,在这其中不仅仅可以种植蔬菜还能种植水果和食用菌。
总结:
鱼菜共生系统在如今还是在发展的阶段,并没进行规模化的普及。从市场的前景来看还是比较乐观的,现在没有普及的因素主要是设施的投资比较高、运营的技术人员比较缺乏。